邮箱 :news@@cgcvc.com

创·问 | 科凯生命科学陈大凯:全球布局全产业链,做大做精瓣膜市场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1-08-27


【创·问】


优秀的企业长什么样,成功的牛人都有哪些特质?在他们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坑”,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

创·问向一些优秀的华创派、投资人、业界牛人抛出问题,也希望分享他们的想法给你。

本期主角是科凯生命科学(以下简称“科凯”)创始人、董事长陈大凯。陈大凯是一个成功的连续创业者,2018年,他创立科凯。成立后的两年里,科凯分别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 A 轮融资和数亿元的 B 轮融资;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瓣膜机加工中心,开发了中国第一条心脏瓣膜覆膜生产线;在二尖瓣疾病领域布局了6款产品,基本覆盖所有的二尖瓣瓣膜疾病。科凯的新一轮融资也将在不久后完成,此轮融资完成后,科凯的系列瓣膜置换产品将进入注册临床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心脏瓣膜疾病又占其中很大一部分,科凯目前主攻的二尖瓣瓣膜疾病,其患者是心脏瓣膜疾病中最大的群体。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到 2030 年,预计全球二尖瓣介入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 174 亿美元。不久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科室团队为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进行了经导管二尖瓣瓣膜修复手术,使用的正是科凯自主研发的 LIFECLIP。本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国产创新型二尖瓣介入器械迈入新的征程。本文中,陈大凯分享了深耕心血管研究、创业的经历,他期待科凯未来能布局瓣膜全产业链,因为“专业深度决定未来高度,产品种类决定市场广度。”

全文分享如下:

Q: 华创资本

A: 科凯生命科学创始人、董事长 陈大凯

陈大凯毕业于同济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工学博士,现任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

科凯生命科学是一家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不同场景瓣膜疾病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技术团队主要以美国和德国归国研发人员为核心,在心脏医疗领域有近几十年的开发、研究经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同步于全球最先进的心脏医学治疗技术。公司2021年入选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主办的中国创新医疗器械100强,并在2020年入选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Q1:头部公司-创业者-投资人-创业者,如何评价你的几段职业生涯?

陈大凯:虽然有几个职业身份的转变,但其实我一直在心血管这个领域。

我之前在德国和微创医疗从事结构性心脏病瓣膜类研究工作,之后创业仍从事心血管领域,具备丰富的结构性心脏病研发经验。

其实在人工大血管的创业经历,有利于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创新型医疗公司的未来,更加系统科学地运营公司。

Q2:2018年创立科凯时,你看到了哪些市场机会?

陈大凯:在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中,二尖瓣瓣膜疾病患者是最大的群体,二尖瓣反流(MR)也是其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但由于二尖瓣疾病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与之对应的技术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也因此,与其相关的疾病治疗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一项关于二尖瓣反流疾病的背景调查显示:据估计,仅美国就有410万例MR患者,其中167万例需要手术治疗。中国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复旦大学单中心的心超数据库分析显示,MR是常见的疾病,估测我国严重MR患者在1000万以上。急性重度MR 患者耐受性很差,易死亡;慢性重度MR 无症状者5 年内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3)% 和(33±3)%,而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者[ 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III级以上] 每年死亡率达34%。

在美国仅有2%的MR患者接受外科手术,49%的MR患者因为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高龄等因素导致手术风险过高而未能接受外科手术,另有49%的MR患者未到医院就诊而未被治疗,在中国,二尖瓣外科手术量为4万余例/年,绝大多数MR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由此可见,国内瓣膜市场爆发出巨大潜力,科凯在二尖瓣疾病领域布局了6款产品,基本覆盖所有的二尖瓣瓣膜疾病。

Q3: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器械领域在全球/中国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存在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陈大凯:刚刚提到,仅美国就有410万例MR患者,其中167万例需要手术治疗;在中国,二尖瓣外科手术量为4万余例/年,绝大多数MR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存在的技术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从研发角度考虑,能否有效解决临床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技术配合角度考虑,如何克服医生学习曲线较长的问题。

Q4:华创在2019年领投了科凯的天使轮融资,两年来,行业和科凯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大凯:这两年,从行业上看,国外竞品进入中国市场、手术渗透率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零起步,科凯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我们研发队伍有45人,产品线拓宽,工厂规模扩大到1.3万平方米,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瓣膜机加工中心,开发了中国第一条心脏瓣膜覆膜生产线。

Q5:与国内外同行相比,科凯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陈大凯:从成立的第一天,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具备足够的全球竞争力。

从研发人员考虑,公司研发团队规模能保证研发人员有足够的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研发。同时,科凯在南通布局了国内最大的瓣膜零件机加工中心,在澳洲布局了一个万级牛心包基地,科凯在做研发的同时已经在进行产业化的准备。

从产品线考虑,公司拓宽多条产品线,同时科凯德国研发中心的设立,使得科凯的研发在一开始就和国际同步,具备市场核心竞争力。

Q6:科凯目前的核心业务线是什么?2021年的业务节点是?

陈大凯:科凯目前的核心业务线是经心尖和经股二尖瓣瓣膜修复类产品、三尖瓣修复类产品及所有的球扩瓣置换系统。

2021年目标是,经心尖和经股类二尖瓣瓣膜修复类产品、三尖瓣修复类产品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

Q7:2020年,你们收购了上海方维医疗,这对科凯意味着什么?合并后业务进展如何?

陈大凯:上海方维医疗创立于2019年,主要从事二尖瓣环缩产品创新研发。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加快科凯的发展速度并完善我们的产品序列,以更专业的产品线,惠及更多不同症状的患者。

瓣环环缩系统的设计关键点主要在形状(半环或完整D形环)、固定位置(瓣环上或瓣环下)和固定方法(铆钉或其他)等方面。

所以,攻克环缩术的技术难点,降低该技术产品的手术操作难度及对人体心肌等的损伤,研发出更有效、优异的二尖瓣环缩产品,建立更专业的产品线,才能惠及更多不同症状的患者。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创新企业需要不断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专业深度决定未来高度,产品种类决定市场广度。资源相互叠加,相互促进,便可产生倍数效应,才能满足不同适应症患者的需求,把瓣膜市场做大做精。

生产出差异化、高质量的瓣膜产品,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科凯的目标和追求。

Q8:科凯的产品一直聚焦于瓣膜性心脏病领域,紧跟介入心脏病学发展趋势,你如何看待这个领域的国产替代和国产创新?

陈大凯:国产创新和国产替代得益于国家支持本土企业,也离不开企业自身不断升级换代,自我提升;国产创新和国产替代有利于价格亲民化。

国产替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无源器械中的冠脉支架到骨科器械都在逐步进行。随着国产冠脉支架产品品质的不断提升,他们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主要领导品牌,真正实现了进口替代。相比较而言,外科产品的进展稍微慢一些,尤其有源类的产品线。

在稀缺经济时代,企业只需做出产品即可,但在与跨国公司强劲竞争的当下,如果国产产品线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完全靠政策驱动实现国产替代比较困难。尽管政策支持,国内厂家也需要不断升级换代、自我提升。

举个例子,在目前政策趋势向好的背景下,国内能够生产国产替代的超声刀公司有很多,但却依旧难以获得理想的市场份额,原因还是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之间有明显差距。从临床医生角度上来看,只有在国产替代产品的品质比肩国际一线品牌,甚至局部领域做到更好的前提下,才会支持国产替代。以超声刀市场为例,如果能释放目前复用5-10次的现状,那么企业在接下来的3-5年内将有3-5倍的增量市场。

除政策扶持外,资本市场也推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以前企业自创业第一天起就要面临生存问题,现在有政策和资本扶持,企业可以耐心提升产品品质到相当的高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Q9:目前公司重要产品管线的开发进度如何?

陈大凯:一代经心尖缘对缘修复系统:正处于注册临床大规模阶段;

经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正处于注册临床FIM阶段;

经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注册临床资料准备阶段;

球扩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正处于注册临床FIM阶段。

Q10:展望未来3-5年,你希望科凯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陈大凯:未来3-5年,希望科凯的瓣膜版图,已经涵盖二尖瓣修复、主瓣、三尖瓣以及各类配件,已经布局了瓣膜的全产业链链条,使得科凯应该能更加自如。

未来1-2年,希望科凯成功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提高公司在市场上地位及知名度,实现上述产品的国内和国际产业化进程。

公司长期的使命是持续创新,为心脏瓣膜类患者提供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最佳普惠医疗解决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