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农村金融的什马金融,在2016年寒冬悄然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信中利资本领投,顺为资本、峰瑞资本、华创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本次B+轮是什马金融继2016年8月B轮融资后,半年内完成的第二轮重磅融资。此前,什马金融于2015年11月获得A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2016年8月完成了由顺为资本和北极光创投领投,峰瑞资本和华创资本跟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
从1956年达特茅斯学院第一次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AI)这个研究领域开始,AI就从来没有像最近两年这么“火”。当人类最优秀的几十位棋手被披着“Master”马甲的AlphaGo横扫后,我们不禁要问: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AI新技术中,究竟哪些是真正关键的技术?哪些可以取得生产效率上质的突破?华创资本投资人谢佳撰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认为,AI的商业本质在于提升Productivity。
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现在所谓的“风口”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究竟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现实总是超乎想象。在近日举办的2016亿欧创新者年会上,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就“下一个十年”这个话题做了精彩分享。
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企业IT化需求加速、移动支付应用成熟的推动之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领域的创业公司。华创资本在过去三年中有三分之一的被投企业在这一领域,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这个“风口”的投资逻辑?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中,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就“我眼中的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投资”进行精彩分享。
作为一家VC机构,“找到好项目”和“抢到好项目”始终被外界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两件事。但其实这两件事都不好解答,首先很难用几句话概括“什么是好”,其次 “抢”这个字眼多少有点耸人听闻。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近日撰文,分享了她对于“如何抢项目”这个问题的思考。在吴海燕看来,能投到好项目,关键是“不犯一些商业常识上的错误、秉持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不做任何损伤长期价值的事情,与此同时,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做事方法、素养和价值,让华创资本成为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
二级市场上市停摆、监管不断变严、一级市场融资停顿……这是2016年上半年金融科技行业遇到的“惨状”,不过尽管如此,在这个行业众多细分领域中,仍然有大量的创业投资机会。它们在哪里?它们应该如何把握?在12月6日举行的小饭桌全球青年创业者大会上,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做了题为《FinTech投资的机会与挑战》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华创资本对于金融科技投资的思考与实践。
12月4日,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无讼网络科技宣布完成1.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由华创资本领投,IDG资本旗下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跟投。这是国内互联网法律服务领域单笔金额最大一笔融资,也是今年下半年资本寒冬背景下专业服务领域较大的一笔融资。以太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此前,无讼已于2015年4月获得IDG资本的27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11月22日,国内首份面向互联网早期企业薪酬情况的《2016早期企业薪酬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由华创资本、经纬创投、创新工场、真格基金、北极光创投、红杉资本、顺为资本7家顶级VC联合美世、腾讯科技以及多家合作伙伴发布,这是中国第一份全面覆盖互联网早期企业现金薪酬、长期激励、员工福利、组织效能等方面的调研报告,也首次树立了中国互联网早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业标准。
即使无任何宗教信仰的人见到熊伟铭,“有点佛相”这句多闻于相声评书里的话也会从头脑中冒出。这大概得归功于熊伟铭的双耳——耳垂几乎占了整个耳朵一半大小,并向正前方生长,“大耳朝怀”原来如此。
吴海燕和蔡崇达的那次会面是在北京的蓝色港湾,他们会面是因为华创资本有意投资“名堂”。
第十一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评选榜单(以下简称V50榜单)在北京正式发布。在V50榜单的两大细分榜中,华创资本有6家所投公司荣膺“风云榜”50强、4家所投公司荣膺“新芽榜”50强。10家华创派公司同时上榜,成为本次V50榜单最大亮点!
日前,瑜伽品牌Wake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1500万元人民币。本轮投资方为华创资本和华映资本。